“农村小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心得体会
- 朱美香
- 教学感想
- 2019-11-12 21:00:12
11月8日,学校正举行校运会,没能及时得到通知参加直播互动学习,今天在家认真观看了重播,感觉很接地气,对我们的实践指导性强。
一、认知提升——什么是项目化学习
1.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次提出并实践了项目化学习。
2.是指根据现行小学科学教材,选择合适本地学校、学生实际的内容,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开展相互关联的科学研究活动。
3.夏雪梅博士也指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开展项目化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
二、经验学习——“一题两主四研磨”研究框架
1.一题 每次项目化学习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该主题由学生、教师、学校选定一个与科学课标、科学教材相关联,与学生生活相切合的学习任务展开。
2.两主 参与项目化学习的两个主体。教研员是项目设计的主体、理论指导主体;科学教师是本校项目设计实施主体、改进提升主体。
3.四研磨 项目化学习开展的四个步骤:项目准备研磨——项目设计研磨——项目展示研磨——项目反思研磨。
三、课例分享学习
1.我是花园设计师 “项目通告”、“竞标书”等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真实情境中探究。
2.开发翡翠珠 “活动手册”六大板块帮助学生理清任务,有序开展探究活动。
3.驱虫大战 “科技小论文”、“推广活动”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施过程:问题聚焦——调查与研究——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价。
这三个项目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认知、年龄和兴趣特点,将科学、技术、数学、艺术、工程等有效融合。实施过程都即都有真实的问题,指向新课标,指向学生的能力培养。
四、反思
我目前在教学一线,同时担任区兼职教研员,对于项目化学习研究也有些尝试,但以前总感觉孤军奋战、困难重重,如专职教师少,教师不稳定,时间不足,场地不够等。桃江教研室教研员邹席老师和灰山港符爱红老师、向阳花学校黄松林老师、高桥小山湾安赞老师组成的研究团队,“教研员+基地校+科学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将联系本地区兄弟学校的科学教师,挖掘本地资源,选择适合本地开展的项目,共同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再次感谢邹席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的分享,感谢张敏老师给我们学习的平台。
201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