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核平台的工作,本平台于2022年10月31日24:00后,迁移到【校本教研云】。请前往【校本教研云】完成能力点。

免费开通校本教研云>
查询历史考核记录>

如何使用贝壳网教学资源

白莎的个人主页

  • TA的主页
  • TA的资源包
  • TA的文章
  • TA的荣誉
当前位置: 贝壳网 > 白莎的个人主页 > 我的文章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之“小人物悲剧” 专题教学设计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之“小人物悲剧” 专题教学设计

白莎
工作记录
2020-07-02 21:00:50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之“小人物悲剧”

专题教学设计

白 莎

一、聚集焦点,定位课标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新概念。学习任务群强调了学习内容的整合性,学习目标的核心素养化。学习任务群讲求以任务作为导向,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谈到“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时,明确指出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这一论述表明这一任务群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学生对于外国文学名篇名著语言的把握;在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之中,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发展与提升;在感受不同文化与文明的面貌之中,体会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获得审美鉴赏的能力;在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之中要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有利于青少年对于他国文明形成理解。

该学习任务群总计1学分,18学时。目前由于部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暂未推出,因此暂时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旧教材的部分内容,设置不同的学习专题,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在此文中,笔者将聚焦“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这一任务群中的“小人物悲剧”为例进行教学专题设计。

二、高效学习,材料多元

本专题的学习材料计划主要由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选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附录2中的课外建议读物以及师生自主选择的文学作品和电影构成。

围绕“小人物的悲剧”这一主题,笔者将根据不同国度、不同文体类型、主人公不同性别,将具体的阅读篇目规定如下:

小说:(印度)泰戈尔《素芭》、(德国)伯尔《在桥边》、(俄国)普希金《驿站长》、(俄国)契科夫《小公务员之死》、(中国)鲁迅《阿Q正传》、(美国)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

戏剧:(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电影:(中国)《芳华》、《无名之辈》和《地久天长》、美国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三、理论探索,教学构想

(一)学习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课外自主查阅资料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抑或是教师根据已学过的悲剧性作品引导学生总结提炼,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悲剧,了解悲剧的基本理论以及进行悲剧性作品审美的原则。

2、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悲剧性作品的特点,同时明确悲剧的冲突性以及悲剧的功能性,最后再引导学生主动把握悲剧人物的价值性。

3、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完成以上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观看,了解其中的主人公形象,并试着理解他们的悲剧命运。

4、撰写读书笔记,通过批注、摘录、评论、填写表格等方法,梳理不同作品之中主人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5、通过阅读以上文学作品和观看影视作品,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对于小人物悲剧命运背后成因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把握。

6、通过中外文学作品的“小人物悲剧”专题比较研究,能够鉴赏不同表现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把握进行悲剧审美时审美心理的相通之处。

7、能够联系现实进行现实关照,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进来,对于身边现实中的“小人物们的悲剧”的命运有所思考。

8、能够围绕本专题的学习,形成对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小人物悲剧”这一主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并进行文学创作。

(二)课时安排:本专题计划用时为6个课时

(三)教学方法:集中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悟法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设计方案如下:

(第1课时)学习任务一:树立理论支柱,阐释悲剧理论

1、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作品,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关汉卿的《窦娥冤》、屈原的《离骚》等作品,通过图表的方式,对于其中的悲剧,根据悲剧主人公形象、悲剧命运成因、悲剧冲突等进行分类。

2、理解以上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可以从主人公性别、主人公悲剧命运以及悲剧发生背景、成因等角度进行小组交流,而后进行表格填写。

4、试着总结提炼这些悲剧性作品中的共同特征所在,进而探究人物悲剧。

3、这些悲剧性作品当中哪个人物最让你印象深刻?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说明。

(第2课时)学习任务二:初步阅读文本,整体感知作品

1、自主阅读《素芭》、《在桥边》、《驿站长》、《小公务员之死》、《阿Q正传》、《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文学作品。

2、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小说主要的情节内容以及特征,进行情节的简单归纳与概括,要求需要结合第一课时所讲的悲剧理论内容进行阐释。

3、围绕悲剧主人公性别、主人公形象、悲剧的发生地点、悲剧的发生背景、悲剧事件的冲突性、悲剧人物的性格特点、悲剧人物的结局等问题进行比较,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进行填写。

4、选取最震撼人心,最让你觉得怜悯和同情的人物角色与同学在课堂上分享,要求必须要结合文本进行理由说明。

(第3-4课时)学习任务三:文本比较阅读,把握人物悲剧

1、进行人物比较,分享最让你为之动容的人物角色。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2、这七篇作品的主人公悲剧结局都不太相同,原因为何?请结合课前自主查阅到的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3、那么这七篇作品的主人公悲剧又有没有什么共通之处?比如性别、性格、所处环境等等。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是否可以避免呢?对于小人物的定义进行明确,同时理解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无法摆脱自己悲剧命运的困境。

4、在以上作品之中,能不能发现中外作品在表现小人物悲剧命运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可以从作品内容,情节结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

(第5课时)  学习任务四:影视作品欣赏,进行平行研究

1、课前观看影视作品,《芳华》、《无名之辈》、《地久天长》、《推销员之死》,了解影片中主人公——小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哪里?

2、小组讨论,分析影片中小人物的共同特点与不同之处,形成发言提纲。

3、课上开展影片交流分享会,可以采用类似座谈会的形式,将班级课桌围成圆圈进行围绕影片要表现的“小人物悲剧”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于分享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

4、可以生生之间适当进行相互点评,以便综合某些小组没有考虑到的一些视角或者因素。

5、与学生共同探讨影视作品之中小人物悲剧的成因,感受小人物悲剧背后的审美意蕴与审美心理。

6、如果你就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你觉得你会有摆脱自己不幸遭遇或者命运的方法吗?请说明理由。

7、请大家试着思考小说与影片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特点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第6课时)  学习任务五:联系现实关照,尝试文学创作

1、其实,小人物们的悲剧无处不在。他们身处时代的洪流中,或许自知,或许不自知。或许他们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甚至可能只是作为符号化的人物存在而已。课前了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两位主人公,课上明确二者的形象意义,他们的悲剧又在何处?他们的命运最终去往何方?

2、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我们总是会时不时看到一些新闻,看到一些他人身上的悲剧。请你试着发现生活中“悲剧性小人物”们,选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其他悲剧性人物。

3、小试牛刀,作业布置:试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于小人物悲剧的理解与认识。注意分析小人物悲剧形象的特点和其悲剧命运的成因,可以多角度理性的阐释,也可以是情感的恣意表达,题材不限;还可以进行利用本专题所学进行小说或者剧本的创意创作,但是需要围绕于小人物悲剧这一主题进行展开。不可套作。

四、明确任务,梳理框架

任务间内在逻辑联系:层层推进

理论建构      比较研究       关照现实     文学创作

五、立足全局,阐释思想

    笔者想要通过“小人物悲剧”入手,让学生理解人物悲剧时应该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同时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之间的探究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的项目学习活动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艺术形式之间的相通与相异之处,在比较之间深化对这一学习专题的理解。同时通过对于小人物悲剧的审美把握进入到现实生活,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六、课前反思,长路漫漫

    首先,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学习任务群的专题设计,似乎略显拙劣,考虑不够全面,对“小人物的悲剧”这一专题的设计在学习资料的选择上值得更进一步探究;其次,在比较研究的方法上应该要有详细的比较阅读方法指导,仅仅给出思考的角度会不会太过于单一。最后,在实际操作之中还有更多精细之处需要打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的推出,无疑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新挑战。作为即将迈入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教学探索之“路漫漫”,但是我仍旧会不忘初心,努力“上下求索”。

 

 


最新文章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34号     Copyright 2017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教育出版社分公司 湘ICP备15003799号-1